第二百六十一章收集癖(2)(1 / 2)

郭柱的抑郁症是典型的心因性抑郁症。

心因性抑郁症是由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或者内心的矛盾冲突所致,往往在受到极度的精神打击后急性病,当然也有少数是缓慢起病的。

而这种抑郁症,又和患者成长过程形成的自身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要知道郭柱心理抑郁原因,就要从阿姨自身说起。

阿姨小时候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情况不错,父亲供她和弟弟读完了高中,那个年代读个高中就算是高学历了,尤其是一个女孩子,高中学历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但是阿姨不满足高中学历,她的目标是读大学!

七十年代想考上一个大学,远不如我们现在这么简单,不单只是因为读大学的人很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主要是当时考大学的方式。

和现在只需要参加高考不一样,当时是采用的群众推荐、领导审核、群众监督的方式。

也就是说,如果你光自身达到了读大学的要求还不行,必须要有人推荐,之后领导还得审核,领导审核批准了,群众还得监督,如果有人提出异议,你这个大学就上不了。

阿姨和弟弟都是聪明好学的典型,父亲委托人推荐他们一起上大学,所有的流程走完,一路绿灯,阿姨和弟弟开开心心准备上大学了,却卡在了最后一关。

有一个邻居(群众)提出了异议:阿姨和弟弟是亲姐弟,一家人怎么能占用两个名额,这样不符合公平分配的原理!

虽然这个邻居家里没人上大学,但她说自己抱打不平,秉承着“公平至上”的原则,向领导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这个邻居是典型的红眼病,看不得阿姨家比自己好,虽然自家小孩没有读大学的权力,但是阿姨和弟弟两个人都读大学她就看不下去,至少也要拖一个下来。

既然有群众提出异议,领导也就“从谏如流”,只允许阿姨和弟弟其中一个读大学。

阿姨没有办法,只能让弟弟去读大学,自己选择参加工作,但这件事情也就成为了她最大的心病。

几年之后,阿姨的儿子郭柱出生,阿姨在他身上寄托了很大的愿望,一心想要郭柱好好学习,考上研究生,最好能读个博士,一方面是真心希望儿子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阿姨想着自己没有完成的心愿要在儿子身上达成,甚至还要做得更为出色。

在阿姨的培养下,郭柱慢慢长大,从小就聪明的他,显示出了不一般的读书天份,小学初中高中一路绿灯,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我省某个重点大学。

在求学的过程中,阿姨对他的要求和鞭策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郭柱的智商高得惊人,但相对的情商却也低得惊人,高中之前还好,阿姨每天会接送郭柱上学,回家所有的事情阿姨都承包了,早上起床后洗脸盆会端到面前,吃饭的时候饭会端到嘴边,甚至洗脚的时候阿姨也会要求郭柱看书学习,她蹲下身子给儿子洗脚。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郭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仅仅过了一个月,阿姨就接到了郭柱的电话,说他被寝室同学赶了出来。

阿姨心急火燎地连夜赶到学校,一问郭柱的室友才知道原因,而这个原因的始作俑者正是阿姨自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