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土地的改革与利用(1 / 2)

对于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巡警厅以及财政的负责人做出了决定之后,王宾又接着看向了农林总局的崔云问道

“自从这个开始招垦之后,本官只是大概的了解一下了成果,但是对于这个怎么招垦的,本官倒是有些好奇。”

这个清末时期的东三省尤其是还没有倡导朝关外移民的时候,这个关外可谓是地广人稀,土地多的是就是没什么人进行耕种。

这关外的地区为什么人口少那还要从清朝初年说起来,那个时候由于明清王朝更替而生的战乱等原因,东北地方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人口损失严重。为恢复东北经济,清廷便于顺治初年颁布一系列条件优厚的招垦令,一时之间大量的汉人应召前往。

一时间之间,“直(直隶)鲁豫晋之人,来者日众”。

但是这种情形很快便引起了清廷的恐慌,害怕关内汉人的大量迁入会损害在关外的满人的利益,破坏满人风俗,尤其是有害于“龙兴之地”。

于是从顺治年间开始,一直到清朝的康熙中期,清廷开始沿辽河等地筑起一道壕沟,沟上植柳,或筑土为堤,堤上种柳,即“柳条边”,又叫“边墙”,择地设立关卡,查禁犯规之人。

等到了康熙七年之后,清廷又正式下达了废招垦令,推行封禁政策,所谓“封禁”,就是禁止边民越过边墙打猎、采参、放牧、耕种。

但是这一情景到了光绪二十一年之后,由于清军在甲午战争中遭到惨败,东北面临空前危险,促使清廷改变立场,布一系列招民实边的谕旨,以实际行动宣告全面开禁。

在光绪三十年,日俄战争在东北爆大大损害了朝廷在关外的利益和开程度,于是朝廷被迫开放,旗、民兼垦,并对垦民加倍奖赏,自此实施数百年的封禁政策至此结束,向东北移民?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可以这么说在当时关外禁止移民是因为清廷为了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但是奈何机关算尽,清廷愚蠢地以为只要汉族的人口数量增多就足以威胁到自身统治,所以一直阻止汉民朝关外移民抑制人口数量。

却不知道天外有天,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帝国,他们很可能移民东北,进而威胁到清廷,所以等到西方列强打过来的时候,清廷终于恍然大悟,决定开放东北了。

要知道东北的资源可谓是十分的丰富,各种各样的矿产资源以及水资源都是比较丰富,比如质量优良的铁矿和煤矿,这些都会导致列强的偷窥。

直到列强开始对东三省的资源开始进行开之后,清廷才后知后觉的开放东北,并以此来增强对东三省的管理能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